崇祯二年(1629 年),扬州城笼罩在血雨腥风之中。七岁的刘淑跪在刑场边缘,看着父亲刘铎被锦衣卫押上断头台。这位东林党人因在折扇题诗 “阳至君王死,阴霾国事非” 触怒魏忠贤恒信策略,此刻颈间枷锁已深深嵌入皮肉。
“记住,要做媛中英!” 父亲临刑前的呐喊穿透人群。刘淑攥紧母亲的衣角,指甲几乎掐进肉里。这一年,她第一次读懂了 “气节” 二字的分量。
崇祯十七年(1644 年),李自成攻破北京,崇祯帝自缢煤山。消息传到江西安福县时,刘淑正在绣楼研读《孙子兵法》。她扔下绣绷,对丈夫王蔼说:“天下大乱恒信策略,我等岂可坐视?”
1646 年,清军攻入吉安。刘淑散尽家财,变卖陪嫁的翡翠屏风、珍珠发簪,招募乡勇千余人。她亲自绘制《吉安防务图》,在演武场挥剑督战。“屡世余家受主恩,结营细柳已成军”,这首《军事未毕家人劝我以归》记录了她的戎马初征。
展开剩余56%投奔抗清名将何腾蛟途中,刘淑遭遇永新守将张先璧。这位南明将领竟在酒桌上提出纳妾要求,刘淑拍案而起:“我刘淑英头可断,志不可夺!”
被囚禁的七日七夜,她在墙壁上写下 “销磨铁胆甘吞剑,抉却双瞳欲挂门”。当张先璧看到囚室里满墙血书时,竟不敢直视这位弱女子的目光。最终恒信策略,他不得不释放刘淑,遣散其部。
1649 年,清军再克江西。刘淑带着老母稚子流亡湖南,在湘潭深山辟 “莲舫” 庵隐居。表面上参禅礼佛,实则暗中联络反清志士。她曾以尼姑身份云游四海,在宜春、仰山等地留下联络暗号。
这段时间,她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弹词长篇《天雨花》。书中 “双眉攫起天渊恨,劈碎仇人气乃平” 的词句,被后世学者推测为刘淑所作。她还整理父亲遗稿《来复斋稿》,在扉页写下:“父志未竟,女当承之。”
隐居期间,刘淑贫病交加,却笔耕不辍。她在《丙戌岁除志感》中写道:“床头饶一剑,三跃起吞胡”,病榻上仍不忘抗清大业。据《安福县志》记载,她常以野菜充饥,却坚持资助反清义军。
1657 年,刘淑在莲舫庵病逝。临终前恒信策略,她写下绝笔诗:“欲雷欲雨清且幽,天公慰我困龙愁”。这位传奇女子,最终带着未竟的理想,永远沉睡在武功山的云雾之中。
发布于:山东省配查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